據內蒙古自治區金融辦消息,2020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各級金融機構認真落實疫情期間農牧業恢復生產金融支持政策,全面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各項支農措施,政金企對接機制不斷創新,為全區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年支農、支小再貸款余額85.02億元,涉農貸款余額8385.64億元,支持奶業貸款及其他融資余額265億元。農業銀行“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建設銀行助力奶業振興專項行動、通遼肉牛保險貸產品、巴彥淖爾天賦河套品牌計劃等金融支農模式更加多元。疫情期間,各級金融機構累計為全區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放低息專項貸款30多億元,發放生豬恢復生產支持貸款24.6億元,有效保障了復工復產需求。
二是擔保體系不斷健全。農牧業擔保綜合擔保費率降至0.49%,遠低于其他擔保行業標準,去年新增擔保業務額65.3億元,新增擔保戶數2.7萬戶,累計讓利3300多萬元,通過降費支持農牧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超過1萬戶。
三是保險服務能力不斷提升。2020年,全區農業保險承保面積達到1億畝,理賠金額超過31億元。同時,積極探索創新模式,在35個產糧大縣實施大災保險,在4個旗縣試點玉米完成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在37個旗縣(農場局)引入2家保險公司推動適度競爭,為減少農牧民受災損失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自治區農牧業生產受疫情影響較小,繼續保持糧食產量、肉類總產量穩定增長,實現“十七連豐”“十六連穩”。